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重在内容更新

日期:2017-09-10 浏览:1985作者:黄伟力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CSSCI)2017年第5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面临两个深层次问题,可将之概括为“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内容更新 概念重构 思想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花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更新较为迟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教学情况,应更加注重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一、两种“距离感”:“原理”课教学面临的深层问题

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有多重维度,而且这也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学课题,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原理”课而言,笔者认为,有两个深层次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可将这两个问题概括为两种“距离感”。

一是时间的距离感。经常有学生提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创建于19世纪中叶,距今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在这一百六七十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们生活的时代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克思创立的思想体系果真能诠释和解决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问题吗?

二是现实的距离感。所谓现实的距离感,是指当学生用我们课程中讲授的思想观点去观照现实生活时,有时会感到阐释力、说服力不够。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自两种情形,首先是今天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在马克思的时代尚不存在,马克思未曾看到或预料到,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所论述。比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而且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导致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日渐增强,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由此引发的问题在马克思创立的理论中并没有相应的阐释。其次是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与马克思的论述不相符,甚至有某种程度的背离。比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而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少数党员的贪腐现象,显然与之格格不入;再如,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些方面还有不断扩大之势,这与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也不一样。

上述两种“距离感”的本质,是“原理”课教学存在某种理论与现实的张力,使青年学生产生思想困惑,降低了他们对“原理”课教学的认同度。要缩小乃至消除这种距离感,必须从理论上做出回应,说明产生于特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有其超越时空边界的当代价值,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理论的一般与现实的特殊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等等。这些显然属于教学内容的范畴,不是仅仅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就能够奏效的。

深入分析两种“距离感”可以看到,其中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理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继承者传承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二是如何理解体现在课程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前者可简称为对“理论体系”的理解,后者可简称为对“教材体系”的理解。“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之间具有密切关联,前者是后者的理论依据基本遵循;但两者又不可等同,后者是基于编写者对“理论体系”的解读、梳理建构而成的,带有编写 者的印记。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编写者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或读本会存在明显差别的原因。上述两种距离感的产生,有的可能是“理论体系”本身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创新发展的历史课题所致,有的则可能是在“教材体系”建构过程中对“理论体系”的误读而引起的,当然亦可能是学生在把握教学内容时存在思想或方法上的偏颇引发的。就前两方面缘由看,改进“原理”课教学内容,首先需要深入钻研“理论体系”,而且是要站在当时代的高度,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带着新的问题去理解、阐释“理论体系”;其次要认真审视“教材体系”,是否准确、恰当地呈现了“理论体系”,如何以对“理论体系”的准确把握为基础,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建构更优化的“教材体系”。以此观之,更新“原理”课教学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还可以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二、从概念重构起步:“原理”课内容更新的一种思路

“原理”课教学内容更新这一宏大课题千头万绪,从何入手?笔者认为,从对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或许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库恩通过研究科学史提出,科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往往会带来整个科学理论的重大进步,乃至引发科学革命。库恩所谓“范式”与这里讲的“重要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他的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以“教材体系”为对象,分析我们当下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某些概念存在几种值得关注的情况:其一是没有完全反映马克思思想的原貌,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其二是有些概念的阐释力需要重新评估,不然可能与更具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范式擦肩而过;其三是随实践发展而形成的一些新概念尚未纳入“教材体系”之中,或深入研究不够,使其难以呈现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与这些问题相对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原理”课概念的重构。

第一,对有些概念的内涵作出新的阐释,使之更切合马克思思想的原貌,从而展现它的理论魅力。

很多概念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去界定,如果只执着于其中某一方面,那就可能遮蔽这些概念的丰富内涵,使之失去固有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为例,如果我们只是从与意识的相互关系角度把它作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加以阐释,便可能面临这种情况。

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在对德国思辨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渐确立的。马克思不满意青年黑格尔派仅仅停留在“思辨王国”中,即仅仅在思想的层面批判黑格尔哲学,用观念去反对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在马克思看来,任何哲学思想都有其现实根源,是建立于某种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因而,对哲学的批判应追根溯源,首先去批判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现实。

这样便形成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人生活的物质环境产生和决定人的思想,而不是人的思想支配社会现实。因此,作为马克思思考问题前提的,或者说,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点的,不是抽象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物质”,而是与人生活的物质环境紧密相连、包含人创造自身物质生活条件过程的现实世界,它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的。[3]有学者据此将它概括为“生活世界”。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现实生活最本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第一历史活动。从这个角度看,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实践”的确不是单纯的认识论范畴,而是包含在作为他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出发点的生活世界、物质环境之中的,是人的生活世界最核心的内容,由此可以说“实践”构成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基石。

所以,对“物质”的界定,除了凸显其客观实在性这一特征外,还要赋予它在马克思那里具有的全部丰富内涵,说明它与人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人类生动多样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去理解和阐释“物质”概念,不仅更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原貌,更能体现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勾连和统一性,而且将使这一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和丰富实践紧密关联在一起,焕发出它特有的理论魅力,自然也就更容易为青年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第二,对有些概念的阐释力重新加以评估,以提供更能回应社会现实变化的分析范式。

一个概念的形成和界定,总是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或社会条件,当它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条件发生某种改变以后,这个概念对改变了的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便可能减弱,因而需要探寻新的分析范式。

以“阶级”为例,这一概念是马克思用以分析人类社会构成及其历史发展动因的重要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开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对于阶级,马克思主要是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具体说来,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来界定的。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群体可以据此占有他人的劳动,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群体只能靠替别人劳动来谋生,因而形成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彼此间产生对抗性的矛盾,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的本质。

马克思提出阶级这一概念有其丰厚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基础,其理论根据是他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学说,现实基础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呈现的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尖锐矛盾。应该看到,如今与马克思提出阶级这一概念相关联的社会现实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但其具体实现形式已趋于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依然存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矛盾,但其矛盾程度和表现形式已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就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以中国为例,虽然也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如工人、农民、 教师、机关职员等,他们的经济利益有差别,有时甚至发生冲突,但这种差别或矛盾主要不是源自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是由诸如行业、职业、所处区域经济条件等不同引起的。面对诸如此类的新变化、新情况,在坚守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的同时,确实需要在理论上有新的分析概念或范式,方能对社会现实做出更深入、更切合实际的解读。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重新评估与“阶级”相关的“阶层”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重新认识后者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按照目前通行的理解,阶层是指一个阶级内部因社会地位差异而区分出的不同社会群体,它是属于“阶级”之下的一个种概念,这样当我们注重对社会做阶级分析时,阶层的意义和重要性就会被自觉不自觉地遮蔽。但就中国当前情况来看,根源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导 致的社会矛盾,只是发生在人数并不多的社会群体之间,如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的劳资双方等。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如以上所说的工人、农民、教师、机关职员等,他们的利益差别或冲突,主要不是源自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是源自行业、职业、所处区域差别等缘故。而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差别或冲突,恰恰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需要认真分析和应对。这就是说,阶级分析对当今中国社会依然适用,但其范围有限。而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则需要运用阶层这一概念去理解和说明。换言之,以当今的社会环境看,“阶层”已有了较之以往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应该赋予其以更突出的地位,用于解读当今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这样我们就会获得更具阐释力的分析范式,教学内容也更能贴近现实,得到青年学生的认同。

第三,有些新提出的概念需要纳入教学视域并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确立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新的生活实践会带来新的社会现实,产生新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经过思维的抽象,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新概念或新范畴。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它们仅仅在这些关系存在的时候才是真实的。”[5]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革,出现了一系列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新概念、新范畴,适时将其中有些概念纳入我们的教学视野,对它们给出有说服力的学理阐释,确立其在“教材体系”中的恰当地位,这是课程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途径之一。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是中国在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明确起来的,它对于探索中国道路、深化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起到了重大作用。马克思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20世纪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它是对近40年探索中国道路的崭新实践和理论认识的理性概括和思维抽象的结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带来的巨大实际效应,已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这一概念还存在种种疑问: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兼容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人则认为,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因此,要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科学范畴确立起来,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回答,诸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何以能结合、如何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独特优势,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也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题中义,蕴含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广阔空间。

笔者认为,应该将这样一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新概念适时纳入教材体系之中,使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帮助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执着前行的真实历程,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把课程教学与青年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紧密联系起来,以强化课程教学的穿透力和吸引力。

三、开掘思想资源:“原理”课概念重构的基础

概念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任何理论创新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思想成果吸纳、消化、整合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凭空构造。实现概念重构,也必定要注重挖掘其可借鉴的思想资源。笔者认为,实现概念重构的思想资源非常丰富。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经典理论。“原理”课的概念重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基本遵循,否则就会走偏方向,甚至陷于思想混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建了理论体系,其中某些概念、观点带有那一时代的特定内涵。马克思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竭力通过对特定历史时代及社会形态的考察,揭示其蕴含的一般规律,这就使他建构的理论能够超越特定时空的界限,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比如,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分析、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构想等,对于当今人们观察问题、变革社会依然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智慧。“原理”课的概念重构,首先就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要义,并且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去思考当今时代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把握概念重构的方向、着力点和具体方式。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面对实践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是后者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比如,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有过许多论述。邓小平根据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 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做了新的概括,他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这一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包含了通过实践获得的新认识,无疑是今天理解和阐释社会主义内涵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纳入教学之中。“原理”课的概念重构同样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思想资源。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外来理论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才能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后,之所以能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包含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理想的相通之处。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7]实现“原理”课的概念重构,亦需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资源,经过改造或重释,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为后者注入本民族的思想元素,赋予本民族的表达方式。比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些重大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元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当今时代进步要求相结合,便能显现出重的当代意蕴,有助于凝聚全民族广泛的社会共识。

四是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为数众多的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主旨的学者或思想流派。他们用不同的理论框架、观察视角去解读、诠释抑或质疑马克思的思想,由此提出的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思想体系,对我们多维度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有不可小觑的借鉴、参考价值。比如,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结构主义用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读等,都提供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马克思创建的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包括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善于吸纳全人类的智慧。就此而言,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积极成果构成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包括“原理”课概念重构的又一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66,67,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4:44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373.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作者简介:黄伟力,上海交通大学bt365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